- 资讯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人:李小姐
手机/微信:18029068878
电话:0769-81500226
邮箱:zy@zeyuan56.com
地址:东莞市虎门镇村头社区大岗山工业区泽远国际物流
-
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发布时间:2018-12-05 | 信息来源:www.zy-ex.com/ | 点击量:19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推进农村物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即时汇集和整理农村物流的相关信息,是解决农村物流规模经济不足和物流效率低下的有效手段。针对我国农村物流的特点开发各类易于操作的农村物流APP,实现货物、设备和仓储空间的快速匹配,农户与消费者的直接匹配,物流企业与两端的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等。这些信息化措施可以有效匹配农村物流供需双方,大大减少和优化中间环节,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构建农业大数据,以此指导不同农产品、农业区域间的科学布局与合理种植、配送、加工、仓储等,同时与之匹配相应的农资供应,以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风险。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联合相关物流企业定期开展和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的讲座和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在更大范围和空间上形成农村物流的供需网络。
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各项改革事业,加大农村物流投资力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分别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融合发展离不开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支撑,农村物流产品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往往分别位于农村和城市,而我国目前农村与城市之间物流环节偏多,衔接不够合理,需要借助于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效率。短期来看,应在农村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支持和鼓励现有城市大型物流企业根据自己的专长发展农村物流业务,支持和鼓励农村物流企业进一步延伸至城市物流的相关领域,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农村物流行业,对于农村物流相关企业和经营个体予以税收减免和优惠;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科学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布局,协调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公路、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建设,鼓励财政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倾斜。长期来看,应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各项改革,打破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投资障碍与市场分割,形成统一、竞争、高效的农村物流市场,为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物流扫清制度障碍。与此同时,促进农村人口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支持部分农民就地或异地从事加工行业或服务业,从而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为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加入世贸后行业创立
中国政府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并以成本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中国制造”全面推向全球市场,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进出口贸易又带动了商贸物流,支撑制造业和商贸渠道的物流业高速发展并形成独立支柱产业。从2001年到2013年12年间,行业增长速度在20%左右,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物流业细分各专业物流并初步具备现代物流业特征,部分向供应链业态发展。期间全球产业链的拉动、政府政策红利、学界从物流到供应链的理论创新与企业实践、国际领先物流进入的带动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发布《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原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中国物资流通学会更名为中国物流学会,在统计和政策国家层面极大地推进了物流的发展;2001年新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刘大成面向本科生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在学界鼓动现代物流向供应链发展;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单列一节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07年中央军委发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连续的政策红利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高效率发展。
随着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成熟,2005年中国根据WTO承诺全面放开了国内物流市场,资本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巨大且呈现供应链管理优势的外资物流企业快速进入到国际快递、航运、商品车物流等高端物流市场,既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带动了中国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文由泽远国际物流小编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下寄予带动发展下一篇:快递员拒绝送货上门屡禁不止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