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人:李小姐
手机/微信:18029068878
电话:0769-81500226
邮箱:zy@zeyuan56.com
地址:东莞市虎门镇村头社区大岗山工业区泽远国际物流
-
国际物流资源集聚 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8-10-17 | 信息来源:www.zy-ex.com/ | 点击量:22国际物流资源集聚 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厦门港的附属港,厦门国际物流港凭借“铁路+陆路”、‘铁路+海运’模式,已经成为闽西南重要的多式联运商品车集散分拨基地。
走进国际物流港的货场,轨道两侧的场地上各类集装箱一字排开,多台门吊起重繁忙,场面恢宏。
据了解,今年前两个月,商品车通过铁路运输进场36次,其中单次运量最高达488台,铁路货物运输业务更加繁忙,列车平均每天到发1次,单次运量最高达5411吨。
自2016年12月30日厦门国际物流港正式开通以来,短短一年多,该货场就爆发出巨大能量,除了国家提倡环保低碳的运输模式,给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政策红利,货场自身的优势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1月至6月),厦门国际物流港共完成集散分拨量2.43万辆,逼近去年全年总量(约2.8万辆),今年全年计划突破5万辆,业务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厦门国际物流港已经成为厦门市现代物流千亿产业链中的一大亮点。
上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四五千辆车在这里集散、分拨。“这些商品车从全国各个车企发出,通过铁路运输抵达厦门国际物流港,再通过陆路分拨到厦、漳、泉的汽车销售点。”厦门国际物流港总经理吴定良说,“物流港业务量增速很快,今年全年计划突破5万辆。”
厦门国际物流港处于铁路、高速公路之间的“夹角地”,且毗邻海沧港区,可实现公路、铁路、海运“无缝对接”,特别适合发展“铁路+陆路”“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比如,目前快速发展的模式,是‘铁路+陆路’的模式;未来,平行进口车辆发展起来,厦门国际物流港将激活‘铁路+海运’模式,进口车先从海运抵达厦门,再通过铁路分拨到全国。”吴定良说。
乘着运输结构调整的东风,厦门国际物流港依托场地规模和地理位置等软硬件优势,将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将铁路、公路和港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降低全社会综合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现代生态物流的“一站式”体验
国际物流、贸易、航运业大利好。如,对进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的货物,除禁止进出口和限制出口以及需要检验检疫的货物外,试行“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
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海事、交通、船检三部门船舶证书信息共享。拓展暂时进口货物单证制度适用范围。平行进口汽车企业可以使用价格预裁定、汇总征税等通关便利化措施。
研究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完善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布局,加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打造重要跨境电商寄递中心。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设立大宗商品期货保税交割库。
支持海南享受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建立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支持海南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具备资质的供油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业务,建设保税油供应基地。
如此,海南有望成为和新加坡一个地位的航运中心。当然,需要努力。
本文由泽远国际物流小编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国际物流基建提速 打造物流新通道相关资讯